欧盟这一手"甩锅大戏"演得真够难看。冯德莱恩当初在白宫笑得像朵花,现在倒成了"临时工"?布鲁塞尔的政治精英们把"契约精神"玩成了橡皮泥,需要时就捏成条约,不需要时就说是"握手"。 看看德国法国的反应就知道多虚伪。默克尔嘴上说着"欧盟团结",背地里早和马克龙通过气。冯德莱恩被当众打脸的照片在欧盟总部流传,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现在活脱脱一个政治牺牲品。 特朗普的推特又开炮了:"欧洲人从不守信用!"这话虽然难听,但欧盟现在的表现确实印证了这一点。三个月前还吹嘘的"历史性协议",转眼就成了"非正式谅解",布鲁塞尔的诚信度直接跌到谷底。 更讽刺的是欧盟的辩解理由。"需要27个成员国批准"——早干嘛去了?冯德莱恩签字时怎么不提这茬?现在眼看协议内容引发众怒,赶紧搬出程序当挡箭牌,这套路比街头小贩还熟练。 波兰和匈牙利的反应最打脸。这两个被欧盟天天骂"破坏法治"的国家,现在跳出来说"我们早就提醒过"。东欧国家集体要求公布谈判细节,把冯德莱恩架在火上烤。欧盟内部的裂痕,比美欧矛盾还精彩。 冯德莱恩的处境堪比"里外不是人"。白宫觉得被耍了,欧洲议会骂她越权,成员国说她独断专行。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欧盟掌门人,现在成了各方推卸责任的完美替罪羊。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声明充满火药味:"欧盟必须为出尔反尔付出代价。"要知道,欧美贸易额每天超过30亿美元,这场信任危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华尔街已经开始做空欧元了。 最惨的是欧洲中小企业。他们刚按协议调整完生产线,现在被告知"协议不算数"。意大利皮革商联合会主席怒斥:"布鲁塞尔的老爷们玩政治游戏,却要我们买单!" 欧盟这波操作彻底暴露了体制弊端。没有统一外交权,却要装大国样子;决策过程冗长,却想和美国玩快棋。当冯德莱恩沦为"临时工"时,欧洲一体化理想也跟着碎了一地。